深圳电子展
2024年11月6-8日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

全球芯片代工商今年产值将到700亿美元 明年再增6.8%

        一、芯片代工订单呈上升趋势

        今年众多行业的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出货量减少,营收降低,但在5G、居家办公及学习、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的推动下,芯片代工商并未受到影响,主要芯片代工商上半年的业绩有明显的提升。

        研究机构在新的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芯片代工商的产值将达到700亿美元,同比大增17%。而研究机构还预计,全球芯片代工商的产值在明年将进一步增加,预计会同比增长6.8%,也就是预计会达到747亿美元。

        从外媒的报道来看,研究机构预计全球芯片代工商的产值在今年及明年都将增长,主要也是居家办公及学习、5G推动。

        在居家办公及学习方面,研究机构预计下半年对相关设备的需求依旧强劲,对芯片的需求也会依旧强劲,半导体供应链增加了订单,以增加额外的库存,作为在芯片代工商产能紧张状况下的预防措施。

        随着5G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也需要更多的芯片,2020年下半年芯片代工商的订单将会继续增加。

 

        二、芯片代工市场被垄断

        在芯片技术含量高的芯片代工领域,全球著名的芯片代工企业有台积电以及三星,这两家企业几乎垄断着全球接近70%的市场份额,当然国内也有知名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两家知名的芯片代工企业,据拓墣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的前5大芯片代工企业营收排名预测,其中台积电、三星、格芯、联电、中芯国际更是成为了全球排名前5的芯片代工巨头。

        在这份新的数据预测中,2020年Q1季度,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营收预计高达180亿美元左右,但其中台积电就直接包揽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代工市场,营收高达102亿美元,市场份额为54.1%,成为了全球工艺先进、市场份额多的芯片代工巨头,在芯片代工领域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除了台积电以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中芯国际,营收为6.7亿美元,市场份额为4.5%,当然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世界先进、力积电、华虹半导体这六家上榜的国产芯片代工企业,就占到了全球芯片代工近69.8的市场份额。

        台积电作为全球工艺先进的芯片代工巨头,确实全球很多芯片巨头都需要与其合作,例如AMD、华为海思、苹果、高通。

        三、中国半导体任重道远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起步比较晚,但现在仍然全力追赶,因此出现了像华为海思这样领先的芯片设计研发厂商,也出现了晶圆体代工领域强大的中芯国际,还有可以生产光刻机的海微电子,但整体而言,中国半导体相比来说还是比较弱的。

        由于中国目前还达不到制造先进芯片的实力,目前中国每年仍需花费超过3000亿美元从国外进口芯片,费用比进口石油花费还要多。

        此前美国针对华为升级了限制令,在新的规定之下,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必须先获得美国许可证,然后才能向华为海思提供某些芯片或服务,这意味着为华为海思芯片代工的台积电也将受到限制,因此很多人都将希望寄在了中芯国际身上。

        中芯国际是大陆先进的晶圆体代工厂,不过现阶段中芯国际只有14nm工艺的技术,对比台积电的7nm甚至5nm,差距确实非常明显,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中芯国际无法购买到全球先进的ASML光刻机。

        总的来说,国内代工先进的芯片的有实力的厂商确实仍是比较少,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资金投入与研制发的过程,想在短时间内打破仍是较难的。主要是因为芯片代工过高的门槛,其中大的门槛是科技水平。

        但事实上,科技门槛之外还有一个资金门槛。尤其是当芯片进入到5nm时代后,想要继续往下研究发展,除了三星、台积电外,其他企业都很难有这种级别的资金支持。

        按照之前机构预测的数据,3nm芯片的设计费用约达5-15亿美元,新建一条3nm产线的成本约为150-200亿美元。而按媒体的报道称,这两年以来,台积电为了3nm芯片的研发,至少已经投入了6000亿新台币,同时,三星这两年以来预计也投入近200亿美元。而3nm预计要到2022年才会量产,剩下的这两年时间里,像台积电、三星等肯定还会继续投资研发。

        所以说,目前芯片制造开始进入烧钱时代,资金限制了一般的芯片代工企业向下一代前进,所以它们的工艺只能停留在目前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当芯片工艺越来越先进之后,市场就会越来越高度集中,强者就越来越强。

        现在,在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重压的背景下,我国明显加快了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化道路,而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地位。

 

        来源: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内容参考自TechWeb、经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