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半导体封装技术展|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制备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

5月7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借助创新检测手段,破解纯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性能提升难题,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7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半导体封装技术展了解到,纯红光钙钛矿LED在亮度提升过程中,效率急剧下降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为攻克这一障碍,该团队研发出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技术(EETA),这项技术如同给LED 做 “内部透视”,通过对LED内部电子与空穴的精准探测,研究人员发现,空穴向电子传输层的泄漏,正是制约纯红光钙钛矿LED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团队提出全新的材料结构设计方案 —— 三维钙钛矿异质结。研究人员创新性地在钙钛矿晶格内部嵌入有机分子,改变发光层晶体结构,构建起一道宽带隙能垒,就像一座阻挡空穴离开发光层的 “坚固水坝”。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了载流子的有效限制,还维持了高迁移率,为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半导体封装技术展了解到,基于三维钙钛矿异质结研发的纯红光钙钛矿LED,展现出国际领先的优异性能。其峰值外量子效率(EQE)高达24.2%,可与顶尖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相媲美;极限亮度达到24600坎德拉/平方米,较此前报道的同类产品提升了3倍;更为突出的是,该器件效率滚降极低,即便在亮度达到22670坎德拉/平方米时,外量子效率仍保持在10%以上。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