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电子展|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展现其真正的价值

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众多企业纷纷投身于充满科幻色彩的人形机器人研发。然而,在石油化工防腐等基础工业领域,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机器人或许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在工业变革的浪潮中,鲜有企业敢于涉足那些环境恶劣、工艺繁重的“脏乱差”行业。但正是在这些领域,机器人不仅展现出了超越技术指标的价值,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机器人带来的产业升级,本质上是对“人”的重新定义——并非用机器取代人,而是让机器解放人,使其能够从事更有尊严的工作,在那些“无人愿去”的地方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一转变标志着机器人技术革命从“取代”走向了“解放”,引领工业未来进入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新时代。

 

电子展了解到,随着时代变革的风起云涌,全球涂装行业正面临双重挤压。据深耕涂装行业30余年的知名专家邓本金分析,一方面,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另一方面,“Z世代”对3D(危险、脏乱、高强度)岗位的集体逃离,推动了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市场的蓬勃发展。

 

在人力老龄化与环保合规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传统涂装工艺的生存空间正被政策和市场共同收窄,行业正迎来结构性洗牌。对企业而言,应对环保壁垒和突破生产力瓶颈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生存的必答题。

 

对此,史河机器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变革的信号。史河机器人涂装行业产品总监沈平介绍,2024年公司深入高空作业市场后,发现涂装行业对智能设备的需求非常迫切,且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贝哲斯咨询预估,到2029年全球储罐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5%。中国近年来已进入大规模维护周期,每年有1万个储罐需要进行涂装等工艺维护,需求频次非常高,尤其是曲率在5米左右的大型储罐,对维护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背景,史河机器人通过技术横向迁移,尝试用特种机器人取代大型机械设备,进入石油化工这一对安全、环保要求更高的新领域,全流程解决表面处理等各类工艺问题。其推出的石化AP系列多功能防腐机器人和成套设备,以模块化设计、水射流技术、全工序闭环能力,正成为攻克行业痛点的关键。

 

史河AP系列多功能防腐机器人的功能性很引人注意。这种机器人采用底盘+模块化上装的架构设计,能够兼容不同方式的表面处理、喷涂作业、中低压清洗、检测闭环四个工艺上装。企业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5分钟内拆装功能接口,快速组合执行机构完成切换。这种一机多功能的优势不言而喻,不仅意味着设备利用率相较单机大幅提升,综合成本也相应降低,更有望破解涂装场景需求碎片化的难题。

 

电子展了解到,在开发过程中,凭借史河积累的磁吸附底盘等核心技术,AP系列针对石化储罐的曲面结构与高空作业限制,将整机自重控制在70余公斤,却能承载超过120公斤的上装负载;整机高度35厘米,越障高度超过15毫米,既能穿越复杂管线,也能穿越罐体的管廊间隙。其作业效率高达人工的3-5倍,可达50平方米/小时,曲面适应性Φ≧5米,匹配大型罐体作业。

 

基于通用磁吸附型爬壁机器人底盘,AP系列多功能防腐机器人通过更换不同的涂装工艺执行模块,可实现八种作业模式:表面处理方面支持超高压水射流、中低压清洗、干/湿喷砂及真空循环喷砂等工艺;喷涂作业则涵盖摆臂式扇形喷涂和直线模组精密喷涂。未来,该系列还可搭载涂层厚度传感器,实现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测,攻克复杂场景作业。

 

在核心工艺开发阶段,史河机器人着力将水射流工艺应用于机器人作业,兼顾环保与效率。作为AP系列的核心创新,超高压水射流技术以水代砂,消除了涂装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行业专家邓本金介绍,水射流利用数百MPa或超高的水压进行冲击作业,其强大冲击力能有效剥离锈蚀及附着污渍,减少了传统喷砂粉末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高污染,更契合化工行业对环保的严格要求。同时,对于作业者而言,无线遥控机器人执行水射流工艺程序复现了表面处理的工艺特点,能够应对化工储罐粗糙表面,相对人工喷砂也更为简单,降低了作业难度与风险,并迅速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施工成本。

 

电子展了解到,为满足石化储罐行业对环保的高需求,史河不仅实现机器人表面处理,还尝试搭建了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成套方案。该方案加入了与水机、机器人综合适配的小型节能污水回收泵,从而使其可随时匹配适应机器人移动,并通过双级污水过滤器,能够吸收过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超过99%的固体污染物。

 

不仅仅是效率与环保价值,在工艺优化上,机器人也有着更多质量升级潜力。例如AP系列多功能防腐机器人未来还将拓展工艺覆盖(如抛丸、打磨),实现涂层质量闭环管理。具备参数记忆功能的机器人,不仅支持一键切换工艺,还能优化喷涂偏差和涂层寿命。沈平透露,史河正研发防爆机型以适应石化高危环境,并尝试基于AI视觉和传感器系统,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