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电子展|塔机智能集控系统:给建筑起重机械装上智能“大脑”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自主研发的塔机智能集控系统,近日在四川成都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正式投用,标志着西南地区建筑起重机械智能化升级迈出关键一步。这套被称为“无人塔吊”的创新系统,通过5G通信、物联网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塔机的操作模式。

 

电子展了解到,系统依托高速稳定的施工现场5G网络,构建起“地面数字化驾驶舱—塔机终端”的实时控制链路。通过边缘云服务器与多重数据校验机制,操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对多台塔机进行远程集中操控,数据传输延时控制在100毫秒以内。以6号塔机的钢筋吊运为例,3吨重物在空中平稳转运,定位误差小于2厘米,现场风速、吊重、吊钩高度等12类关键参数通过12组高清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实时采集,形成动态数据孪生模型,为精准操控提供支撑。

 

智能集控系统的AI视觉识别技术,赋予塔机“主动感知”能力:当两台塔机间距接近危险阈值时,系统通过蜂鸣警报与自动轨迹修正实现防碰撞;吊钩毫米级位移监测可实时预警重心偏移,结合阵风扰动补偿算法,将吊装安全系数提升40%。传统模式下需3名信号工协同的作业,如今通过AI算法自动规划路径,单人即可完成多台塔机分时操控,作业效率提升15%以上,同时减少30%的塔司与指挥人员配置,年运行成本降低超300万元。

 

“这相当于为钢铁巨臂植入数字神经。”项目安全总监鄢凌宇介绍,系统构建的数字孪生空间不仅实现物理塔机的1:1虚拟映射,更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优化操控策略。例如,针对成都地区常见的短时强风天气,系统可提前5分钟预警并自动调整塔机姿态,避免因突发气象条件导致的停机风险。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超高层建筑、群塔作业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已进入住建部建筑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名录。

 

电子展了解到,随着建筑行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展现了“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显著优势。从钢筋吊运到构件安装,这套智能“大脑”正推动传统建筑工地向数字化、少人化、安全化的新型生产模式跨越,为“中国建造”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