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
2025.10.28-3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电子展|国产工业机器人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一排排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高强度的性能测试。这些机械臂灵活地抓取不同重量的测试块,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展现出卓越的运动控制能力。

 

"这些测试是为了确保机器人在极限工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埃斯顿首席技术官张禹介绍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器人90%以上的核心部件,包括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器,都是由企业自主研发生产。

 

电子展了解到,从起初的伺服系统供应商,到如今发展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埃斯顿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目前,该企业已开发出近90种工业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前列。

 

在埃斯顿的智能工厂里,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台机械臂精准地将螺丝安装到另一台正在组装的机器人上,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

 

"我们致力于用技术创新解决产业痛点。"张禹表示。针对汽车制造、新能源等行业的特殊需求,埃斯顿开发了多项创新解决方案。以焊接工艺为例,传统方法需要工程师花费数小时进行示教编程,现在通过3D视觉技术和智能算法,这一过程缩短至十分钟左右。

 

电子展了解到,在重载机器人领域,埃斯顿通过创新的电机设计和控制算法,成功研制出700公斤级负载的工业机器人。这一突破性产品凭借出色的性能指标,被列入工信部发布的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目录。

 

去年,埃斯顿旗下创新企业推出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这款具备5公斤抓取能力的机器人,正在接受更复杂的任务训练。

 

"我们正在提升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操作精度。"张禹透露,团队正在研发更先进的视觉系统和控制算法,以增强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埃斯顿还积极参与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电子展了解到,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埃斯顿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企业每年将约10%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并与多所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展望未来,张禹表示:"我们将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