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再传捷报。6月16日,由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导研发的ez-Q®Engine 2.0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正式交付使用。这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将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等多家单位提供测控服务,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核心设备研发方面迈上新台阶。
电子展了解到,作为量子计算机的"中枢神经系统",该测控系统可精准操控量子比特执行运算任务。新一代产品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集成度较上一代提升10倍,体积更小、性能更优,且核心元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单机箱可支持128比特操控,仅需8台设备即可完成千比特级量子计算机的测控任务。
"这不仅大幅降低了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成本,更为我国研制更大规模的可纠错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表示。据悉,该系统的测控精度和稳定性已在"天衍504"量子计算机上得到充分验证,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
电子展了解到,目前,研发团队已启动下一代万比特级测控系统的攻关工作,重点突破量子纠错等关键技术,持续完善我国自主可控的量子计算产业生态。这一突破性进展,将有力推动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提升。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