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江核电站华龙一号机组内,一款形似壁虎的四足机器人正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间灵活穿梭。电子展了解到,这款由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中广核研发的全球首创检测机器人,以其独特的仿生设计开创了核电检测新纪元。电子展进一步获悉,该机器人采用创新的四足锚爪结构,能够像壁虎一样牢牢吸附在管壁上,其配备的双自由度检测探头可360度旋转,配合先进的视觉定位系统,实现了移动与检测的同步作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王刚教授介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内近万根传热管犹如人体的血管系统,每根管径仅十几毫米,传统检测方式需要人工逐根检查,耗时长达两周。这款新型机器人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和多探头协同作业,将检测周期大幅缩短。该机器人的突出的特点是其仿生四足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管径和排列方式,断电自锁功能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吸附。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机器人携带的智能视觉系统可实现亚毫米级定位精度,模块化设计则便于维护和功能扩展。目前该技术已在中广核多个机组成功应用,完全适配华龙一号等主流堆型。运行数据显示,新系统不仅将检测时间缩短至5天以内,检测覆盖率更达到100%,为核电安全运维提供了可靠保障。
来源:科技日报